
在贵州磷化集团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滴管的精准起落、数据的跃动更新、系统的实时运算……都是实验成果与产业迭代加速“双向奔赴”的具象表达。
在其中一间实验室里,研发工程师马培根屏气凝神,透过种种测量仪器与数控设备,思绪已然来到西北大漠,而他攻关的方向则“剑指”盐碱荒滩。

研发工程师马培根正在调试实验设备
在贵州磷化集团旗下甘肃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基地,由重点实验室开发的磷酸脲产品,已在年产2万吨磷酸脲装置上转化落地。马培根说,这款产品施用后,种子能在西北地区含盐量或碱化度较高、肥力较低的土地上顺利萌发。
有了拿得出手的创新成果,团队闯劲儿更足。在农用磷酸盐产品开发上,盯住“改地生金”的研究课题,让白色盐滩变绿色良田,成为马培根持续攻关的方向。
担起居一隅谋全局的创新使命
目前,一个由马培根和同事跟进的项目进入中试阶段。他们正攻关的新品,主要针对新疆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简单来看,项目主要凸显了肥料的酸性,即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改良土地肥力。
“不仅如此,这款以湿法磷酸副产萃余酸制备的全水溶性肥,富含作物生长所需的中微量元素,同时具有调节盐碱地土壤结构的功能,能实现副产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可谓一举多得。”马培根告诉记者。
磷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全球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密切相关。这个业内唯一的“国字号”实验室,也切实担起了居一隅谋全局、处当下利长远的创新使命。

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配资炒股平台首选配资,配资平台APP下载,配资证券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