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雷晴从西华师范大学毕业,作为西部志愿者来到成都市蒲江县,从此与这片土地上的学前教育结下不解之缘。至今,她已扎根幼教事业二十一年。
感恩相遇,扎根幼教
初到蒲江那晚,窗外灯火稀疏,她内心忐忑,不知前路如何。第二天,她走进寿安小学附属幼儿园,园内六个班级,规模适中。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她第一次意识到班级管理离不开明确的规则。那时孩子多、教师少,她和搭档既当老师又做保育,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了“保教结合”,也为日后担任班组长打下基础。
2005年,雷晴代表幼儿园参加全县贯纲成果展示课,结束后南街幼儿园的胡园长鼓励她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老师,扎实每一天工作,相信你会成长。”正是这一句话让雷晴既感觉到被肯定,又看清了自身不足,更明确了方向:唯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把握教育的真谛。
同年,雷晴加入南街幼儿园。新环境、新理念一度让她不知所措:何为环创?区角如何设置?家长工作怎么做?还没来得及适应,园里已开始推行无教参的主题探究活动。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做事干练的韩老师和温和儒雅的陈老师。她们让雷晴懂得,适宜的环境能激发幼儿的专注与自主;在主题探究中,发现和倾听孩子的问题至关重要,活动才因此具有生命力。一位好教师,眼中、心中都应有幼儿。雷晴逐渐放下“教师主导”的旧念,学着观察儿童、支持儿童,从他们的兴趣出发设计活动,整合幼儿园与社区资源助力成长。
历练成长,勇于担当
2008年大地震,雷晴积极响应成都市地震灾后支教的号召,主动到一所乡村幼儿园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其间,她带遍小、中、大班,几乎认识全园孩子和家长。面对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现状,她组织首次家长开放日、全园教研观摩、区角创设展示及环创评比,用专业推动该园在环境、家长工作和教研方面显著提升,并指导青年教师获县级说课二等奖。她还多次赴成佳、甘溪等多所乡镇园送教示范,发挥引领作用。
支教归来,她在南幼扎实工作,在环创、主题交流、半日活动评比中屡获一等奖。这段经历为她日后担任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保教主任奠定基础,也让她带领一批批新教师不断成长。
2014年,一位特殊的孩子来到雷晴班级。三年来,她学习应急护理,频繁与家长沟通,细致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甚至制定了园内首份《特殊儿童日常照顾与应急处理流程》。从生活护理到家园共育,她以母亲般的温柔守护孩子平安度过三年幼儿园时光。这份爱也感染了整个班级,全班孩子在三年时间里,主动在楼层每个转角处停留陪伴,排队时第一个位置永远是空着的,将爱和善良落实到日常每时每刻。这段经历让雷晴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术”固然重要,但“道”才是触及心灵的根本。
共赴成长,从教到研
2019年,雷晴加入金苹果蒲江幼儿园任保教主任,角色从教师转向管理者。起初,她发现老师们难以理解她的指导。在许园长的提醒下,她学会放慢节奏,观察教师、调整策略。为帮助教师将“自然教育”理念落地,她依托园所资源,带领团队成功申报县级课题,并在阶段考核中获一等奖。这不仅增强了团队信心,也开启了她们的科研之路。作为国家、省、市级课题主研人员及县级课题负责人,她带领这所建园仅七年的幼儿园完成多项课题研究,并顺利通过成都市一级园评审。她还参与编写《自然教育课程的追寻与实践》一书,于2023年出版。
从青涩教师到县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务工作者、优秀党员……雷晴感恩与蒲江教育的缘分,感恩每一位师长与同伴。在南幼温馨、包容的氛围中,她得以按自己的节奏成长,在每一个转弯处遇见风景,收获不一样的自己。(图/文 成都市蒲江县教育局)
配资炒股平台首选配资,配资平台APP下载,配资证券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