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生态日宁夏主场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齐平 摄)
央广网银川8月15日消息(记者李畅 齐平)8月15日上午,2025年全国生态日宁夏主场活动在银川市闽宁镇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通过环保手工艺品制作、有机农产品与绿色科技产品展示讲解、寓教于乐的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及环保知识问答等丰富活动,生动传播生态环保理念,激发全民参与环保的热情。
现场互动(央广网发 齐平 摄)
近年来,宁夏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奋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展开剩余66%系统谋划构建新格局: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全面部署,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专题研究并出台“1+4”系列文件,擘画新征程蓝图。同时出台《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条例》,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X”政策体系。
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宁夏能源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新能源装机跃升至4557万千瓦,装机占比从2020年的44%提升至57%,成为全国第四个新能源为第一大电源的省区。传统产业加速绿色升级,累计淘汰落后产能744万吨,建成绿色工厂166家、绿色园区13家。绿电园区建设使现代煤化工等重点产业绿电比例显著提升。
宁国运灵武10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央广网发 齐平 摄)
示范创建走在全国前列
吴忠市、固原市、盐池县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武口区、泾源县及闽宁镇等六地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闽宁镇更成为西北首个“绿电小镇”。石嘴山、吴忠相关园区列入国家碳达峰试点。宁东300万吨CCUS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固原市成功完成全国首单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
节能降碳基础持续夯实
全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前完成“十四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循环利用水平提升,万元GDP用水量累计降低30.8%,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超60%。生态碳汇能力增强,“十四五”前四年完成营造林5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1.6%。
贺兰山峦层叠间绿意铺展(央广网发 齐平 摄)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鹏在活动上强调,宁夏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保持战略定力,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宁夏新篇章。活动号召全区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共同绘就塞上江南更加绚丽多彩的生态画卷。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炒股平台首选配资,配资平台APP下载,配资证券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